第82章 破镜重圆(1 / 2)

加入书签

听到她选择这一件,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
这所有人当中,也包括徐山。

徐山真是吓到了,为什么苏婉会选择这么一块面破镜子呢。

难道她脑子有什么问题不成?

转念一想,徐山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了,这家伙,原来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啊。

不过既然他领悟到了这一点,接下去的说说词也就有所准备了,不至于到时候仿佛临时考一般猝不及防。

其他人继续一脸懵,苏老太太更是不理解:“你怎么回事,你为什么要选一面破镜子?”

苏婉将这一面破镜子抱在怀里,似乎很是满足:“奶奶,你快宣布吧,这一面镜子是谁送的。”

苏老太太叹了一口气:“徐山,现在你得意了吧?”

徐山却是一副早该如此的样子,挺直胸脯:“奶奶,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,我也没有太过得意。”

他说着就走向苏婉。

其实说起来这是徐山第一次见到苏婉真人。

这么一看,真人比记忆之中的还要漂亮许多,至少前身那个徐山,好像有点呆,不懂得欣赏。

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苏婉看。

看得苏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,娇嗔道:“还愣着干什么?”

“啊?哦,对了,媳妇,跟我回家。”

他说着就伸手去拉苏婉。

就这时候老太太却是喝止了他:“住手,我可没同意让你现在就把人领走。”

徐山眉头一皱,相当不爽,这会儿已经要抱得美人回了,跟苏婉回家过上小别胜新婚,新婚又新婚的幸福日子了,你这个老梆菜出来阻挡干什么,难道你脸都不要了?

“我只是说同意给你时间证明自己,你现在都没有证明自己呢,拿什么把人领走?”

“好,那要怎么证明,给我多长时间证明?”

“这个先不提,我得先问问,你怎么用一面破镜子,让婉儿变得这么开心的,难道你给她下了蛊不成?”

徐山伸出一根中指,反向对着苏老太太摇了摇。

这年头还没有人知道这个手势的意思,徐山只拿它当成否认的手势,暗戳戳地鄙视一下这老太太的没文化:“老太太,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成语,叫做破镜重圆?所谓的破镜重圆,说的陈朝的故事。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只知饮酒赋诗、寻欢作乐,不理政事。隋军大兵压境时,朝廷上下乱做一团。有一位名叫徐德言的,是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的丈夫。他预感到陈国即将灭亡,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,就取出一面圆形的铜镜,一破两半,一半交给乐昌公主,另一半自己留下,互相约定:在离散后的第五个元宵节,趁人们在长安街头热闹地活动时,假装出售破镜子,以寻访对方。

陈国不久就被隋灭掉,乐昌公主果然被俘,被送往隋都长安,成为隋朝大臣越国公杨素的侍妾。徐德言怀念妻子,不惜长途跋涉,上京寻访。元宵节那一天,他如约拿着半面铜镜上街去卖,转来转去,忽然发现一位老仆人也在叫卖半面铜镜。他上前拿过来看,与自己的半面铜镜正吻合。徐德言睹物思人,不觉泪流满面,问了老仆人,才知道乐昌公主已落入杨府,料想无法再见,愈加伤心起来。他忍不住在半面镜子上写下了一首《破镜诗》,托老仆人带回去。诗中写道: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未归。无复嫦娥影,空留明月辉。乐昌公主见了徐德言的诗,一连几日不吃不睡,以泪洗面。杨素发现后,问明了事情的原委,十分同情这对患难夫妻,便召来徐德言,把乐昌公主还给了他,并设宴祝贺他们夫妻‘破镜重圆"。”

听到徐山说完这破镜重圆的故事,大家都恍然大悟。特别是苏婧,心里竟然泛起一丝酸味来,这个该死的徐山,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鬼主意。

难怪婉儿姐会中了他的邪呢。

这种小心思,婉儿姐应该很喜欢才对。

又是钗头凤,又是破镜重圆的,真是花花肠子。

她不住地腹诽。

而苏婉的眼里星星泛起,看向徐山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柔情蜜意。

其他的青年才俊,哪怕再没有自知之明,也知道这时候应该体面地离开了。自己再剃头挑子一头热,也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陪衬罢了。

所幸的是这礼物送出去了,人家不收,自己也不会有损失,不至于人财两空吧。

特别是那个送字画的三笔文化人,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了,要知道他送出来的可是一幅板桥的竹子啊,还是他偷偷从家大人的收藏里顺出来的,送出去之后,他的心里也十分忐忑,现在一块石头落了地,他也放下心来。

这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:“我不服,一面破镜子而已,比得过我送的玉佛吗?一面破镜子,能有什么价值,值多少钱?就算故事讲得再好,破烂也终究是破烂,它有什么用?能看还是能用,还是能卖?”

说话的正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